三十载心血金麦飘香

首页 > 教育新闻 > 新闻阅读存档/2009-10-17 / 加入收藏 / 阅读 [打印]

  (上接第一版)

  2008年7月,河南省启动了“百农矮抗58”小麦新品种的产业化研究与开发的重大科技项目,当年秋播,“百农矮抗58”种植面积达到1300多万亩,成为河南省及黄淮南部麦区的第一大小麦品种!

  上个世纪80年代给黄光正教授当助手阶段,茹振钢做了两件当时看来有些“发狂”的事情。一是在导师的指导下,系统地研究了生态育种理论,二是着手探讨网络代谢理论。

  什么是生态育种理论?茹振钢解释说,一般来说,一个品种总有适应它生长的地方。比如在长江流域种小麦,就要求根据环境条件、根据必备性状来选择品种。选择什么样的品种,主要在于其基因性。

  网络代谢理论则是指物品一系列化学反应的情况。“我们的‘矮抗58’,就是网络代谢研究的成果。”茹振钢这样解释他的小麦科研新品种的科技内涵:“矮抗58”已经具备了以下自身调节功能——当气温适宜时,它的叶片呈浅绿色,充分利用太阳光的温度,愉快地成长着;当遇到低温时,它的叶片会变成深绿色,以便尽可能多地吸收温度;气温更低时,它的叶片会变成紫红色,其吸收温度的能力会更强。假如气候更为严寒,实在抵御不住了,它还会自动将一部分叶片变白,以牺牲掉这部分叶子的成长为代价,损伤一部分细胞,变成一层保护层,保证剩下的叶子待气候适宜时能够足以供给茎杆的成长……

  他很享受小麦育种中创造的过程

  在常人眼里,科学研究很枯燥,甚至很无味。但在茹振钢的眼里,科学研究包含着许多滋味。

  平时,他喜欢利用工作的闲暇走到曾经千百次走过的田野里,仰面躺倒在大地上,完全放松地融入自然、体验自然。他的诗歌,也常在这个时候打出了腹稿。

  绿油油的麦子,丰收在望的麦子,风中的麦子,阳光下的麦子,麦子一样样都长得错落有致。这些情景,茹振钢表达成诗的感觉,是一种静态的美。茹振钢说,一粒种子改变世界。从幼小的生命体到成熟的生命体,一天一个样儿,这是动态的美。

  茹振钢重视教学与生产、科研相结合。“我的论文是以希望的田野为纸,写在丰收的大地上!”茹振钢经常穿梭于田间地头,与广大农民交流沟通。“老百姓因为种我们培育的良种,不用担心这样那样的天气变化,都能高产,那心里该是多美呀!”

  耐寒耐旱,抗病抗虫,高产优质,只管种下,静等收获——能让农家有这种享受的种子才是良种,而对于培育出这种良种的科学家而言,育种过程的累,反而表现出动静结合的、富有意蕴的一种大美!

  “这是一个享受创造的过程,这种状态和意境他人难以享有。”茹振钢说着,无意地舔舔嘴角,得意一笑,科学家的童真一览无余。

  有了这种状态和意境,他的目光看得更远:小麦良种培育要推广一代,储备一代,研发一代,设想一代。茹振钢说:“要做到一地研究多地用,当今研究未来用,储备好30年甚至50年发展之所需,取得突破性的成果!”

  为此,茹振钢切入了生态育种、形态构型的新思路,应用现代化手段进行适应性仿真研究,加强小麦遗传调控、品种创新、品质分析、生产应用研究等工作。

  大地绣春30年,一路走来一路歌。茹振钢率领他的团队,相继培育出了家喻户晓的百农系列小麦新品种——“百农62”、“百农64”、“百农矮抗58”等,累计种植超亿亩,增产效益达30多亿元。